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罗良功教授谈美国非裔文学的当代转型
作者:刘星编辑:付兆佳审核:时间:2020-10-18点击:

 

1016日下午,第129外语论坛·专家论道】在人文楼附楼A102如期举行。应学院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邀请,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开展了题为美国非裔文学的当代转型的学术讲座吸引了众多教师和学生参加。覃江华副院长致欢迎辞,李敏锐博士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罗良功教授以中国发展在于非洲和拉美及中非关系为引,介绍了研究非裔文学,特别是海外非裔文学的重要意义。接着,罗教授阐述了为什么要阅读美国非裔文学的原因:其一在于美国国家叙事。他指出,美国独立和经济文化发展离不开非裔族群做出的重大贡献,非裔文学也为人们提供了另一个角度去看美国;其二在于美国文学独立。美国非裔文学在美国文学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美国文学独立不能仅仅以艾默生、惠特曼等白人作家为代表,美国黑人作家在体现非裔文学独特性的同时强调了美国性,深深影响了美国文学;其三在于美国文学活力。罗教授指出,文学多样性是其存在的基础,而非裔文学丰富了美国文学的多样性。近年来,美国非裔作家频获普利策文学奖、小说奖、诗歌奖等,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充分展示了美国非裔文学的活力。

随后,罗良功教授回顾了美国非裔文学的历史流变。自1746年北美洲的黑人奴隶露西·特里 (Lucy Terry) 创作北美非裔的第一首诗歌作品以来,至今美国非裔文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中,美国非裔文学发展的两个关键节点是19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以及1980年代以来的黑人艺术运动。哈莱姆文艺复兴确立了美国非裔文学的核心文化观,即美国黑人性和美国性的结合,而黑人艺术运动则逐渐展呈了美国非裔文学的包容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最后,罗良功教授空间和时间的两个维度,剖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非裔文学当代转型的基本特征和内涵。美国非裔文学当代转型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美国非裔女性文学从边缘进入中心、新一代非裔移民作家从外部进入美国作家行列;在时间上的转型主要表现为美国非裔作家积极确立当代作家身份,并强调在观察历史的视角、书写历史的模式上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罗教授认为,新世纪之初的历史书写呈现三个主要特征,即从早期的情感叙事和种族集体叙事转变为个人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从外部叙述转向族群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的书写、从淡化政治话语到倾向于以人性和道德审视等问题。一言以蔽之,美国非裔文学当代转型呈现出更宽广的包容度、更复杂的历史观、更突出的时代性

讲座尾声,罗教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在场师生们提出的问题。此次讲座内容深入浅出,与会的老师同学皆十分投入,受益匪浅

 

专家简介:罗良功华中师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