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学术晚茶·碎读书会(15)成功举办

作者:王统编辑:张亚男审核:耿云冬时间:2025-06-12点击:

6月5日晚上,由我院研究生会组织策划的第十五期“学术晚茶·碎读书会”在教工之家如期举行。本期由外国语学院2024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王统同学领读书目“Dictionary Use and Dictionary Teaching: New Challenges in a Multilingual, Digital and Global World”,龚献静、耿云冬和周尧老师受邀出席。



辞书不仅是信息检索的基础,作为一项社会资源,其更是重要的语言、文化与学术工具。王统同学首先系统梳理了书中关于当代多语种和数字化背景下词典使用与词典教学的最新研究与思考。近年来,词典研究更加强调实践应用与用户体验,如何在日趋普及的在线词典与AI工具中平衡权威性、便捷性与教学需求,成为教育者和编纂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王统同学结合书中一系列实证研究,介绍了“词典使用行为的演变”、“在线词典的界面设计与内容优化”、“教学框架中的词典教育考量”与“外语教师的能力提升与词典教学实践”等关键话题,强调未来的词典教学应当关注师生数字素养、词典功能培训,以及教师在“‘Super’ Instruction”等词典使用指导理论中的中介(mediation)作用。



在交流环节,龚献静老师认为,词典作为知识传承和文化交流的载体,需要新一代青年词典研究学者回首历史、放眼未来,从外语教学研究和历史文明传承等更广阔的视角探索词典编纂、词典使用以及词典教学在数智时代的独特价值。

耿云冬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经历指出:中外词典使用和词典教学研究存在明显差异,尤其在AI和网络环境下,中国学界更需探索本土化的词典教学路径。他鼓励同学们关注中外研究空白,结合我校农业特色学科背景、资源,以创新视角开展词典使用与教学研究。

周尧老师结合个人经历,强调当代词典发展正处在对如何平衡权威性、便捷性与更新速度之间关系的探索,指出了传统词典在AI时代下的独特价值,鼓励青年学者传承词典精神,在AI语境下不断积累兴趣,力求在词典教学、编撰和实践中做出贡献。

活动现场讨论热烈且深刻,师生共话中外词典使用与词典教学的现状与数智时代下词典教育与词典编纂新挑战。本次读书会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国外词典使用和词典教学研究的最新实践和理论成果,老师们的经验分享和悉心指导也激发了大家对本土研究、跨学科融合和个人学术成长的深度讨论,为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的启发和思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