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AI短剧与漫剧制作平台BridgeReel的创始人李想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AI助力短剧和漫剧翻译”的讲座。本次讲座剖析了全球数字娱乐市场的新浪潮,并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塑内容翻译与本地化的生产流程,为翻译专业的研究生们打开了全新的行业视野。

讲座开场,李想首先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阐述了短剧与漫剧在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和广阔前景。他指出,随着全球流媒体平台的兴起和用户娱乐习惯碎片化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短剧和漫剧正站在出海的“新风口”上。然而,语言与文化隔阂仍是其广泛传播的核心瓶颈;对于翻译人员而言,这一挑战,也正是他们拥抱新兴市场、实现职业价值的机遇与挑战。

针对这一瓶颈,李想详细讲解了BridgeReel平台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一个高效、高质量的翻译与制作闭环。其核心运作机制分为三大关键技术环节:其一,深度优化观看体验,针对网剧的对话密集特点,优化AI语音同步(如唇形匹配/情感语调),支持小语种(如东南亚、拉美市场)。AI自动识别敏感内容(如方言、梗)并提示人工校对,避免“机械翻译”尴尬。其二,创新“AI粗加工+人工精修”模式,提供“AI粗加工+人工精修”套餐,价格比传统翻译公司低50%以上,吸引预算有限的中小制片方。其三,极致压缩交付周期,演示“24小时完成一集翻译”的案例,满足平台抢播需求(如 Netflix 新剧全球同步)。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就AI生成文本的政策合规性、提示词的使用技巧、制片成本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李想指出AI技术的普及正在拉平传统意义上的“能力鸿沟”,而真正的价值高地,将取决于人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个人创意。他强调,AI是强大的工具,但能否驾驭AI,将是未来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关键。为此,同学们应主动了解和掌握这些新兴工具,将自身的文化洞察力、艺术审美和语言创造力,与AI的高效生产力相结合,在未来“文化出海”的浪潮中扮演更核心的策划与质量把控角色。
本次讲座紧跟行业前沿,为翻译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也引发了大家对于技术变革下翻译职业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拥抱技术、深化人机协作,将是新时代高级翻译人才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