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0日,第199期“外语论坛·专家论道”在我校第三教学楼B201教室和腾讯会议线上同步举行,主题为“二十四节气的英译——传承与竞争”,主讲人为台湾知名学者曾泰元教授,外国语学院耿云冬博士主持本场讲座。
问题是学术思想创新的起点。曾泰元首先讲述了自己关注二十四节气英译的研究动机缘起:一方面,源自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创新设计所带来的感观震撼,另一方面,出于英语工作者的职业敏感,发现当前二十四节气英译存在不同的版本:翻译时应该何所遵循?选择最新的?采用自己认同的?或者拿到什么是什么?
通过对北京冬奥版、中国气象局版、以《中华汉英大词典》为代表的汉英辞书、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书),Wikipedia(维基百科)等五大信源的节气英译版本的细致比较,曾泰元归纳了二十四节气英译现状的三种情况:有些节气的英译完全相同,有些略有区别,有些则差异较大。基于前人研究、节日内涵考据以及独立思考,曾泰元提出了节气英译的五大基本原则:一是文化特色词以音译为理想状态,但为当下传播节气文化的现实需要,意译更为重要;二是以名词短语来译;三是尽量采取出现频率较高的基础词汇;四是自成体系的节气采取一致的译法;五是尊重已形成共识的译法,不另起炉灶。节气是人们广泛应用和传承的具有科学属性的文化遗产,曾泰元提出的译法原则更具有普适性,规避了以往生硬、晦涩难懂的表述和混淆性表述,准确简洁而又契合气候,有助于二十四节气的国际传播。
随后,从史料爬疏到语料查证,同时结合对节气名称背后文化意蕴的挖掘,曾泰元分享了他对五个节气英译的思考:
第一,针对惊蛰,大多数传统译法仅仅强调了昆虫结束了蛰伏期,而没有泛指所有的冬眠动物,从物候的角度未能够全面表征惊蛰所蕴含的物候状态,过于狭隘。鉴于此,曾泰元指出该节气的英译应该重点放在蛰伏,借鉴入蛰(to go into hibernation)和出蛰(to emerge from hibernation)两个地道的英文表达,他建议译为:Emerging from Hibernation。
第二,清明指草木萌翠,大自然清洁明朗。曾泰元认为,Clear and Bright(晴朗明亮)和Bright and Clear(明亮晴朗)中的形容词不太恰当,建议参考西方汉学家的译法Pure Brightness来翻译“清明”。
第三,小满指谷物籽粒渐渐饱满,但尚未黄熟。经多方查证,曾泰元认为,“小”的意思表述指向是“略少于、将近、几乎”,因此,小满就是几乎饱满了的意思,建议将“小满”译为Near Fullness。
第四,当前学界倾向于把“处暑”译为End of Heat(热之尽)或Limit of Heat(热之限)。曾泰元从语义内涵出发辨析了end与limit的区别:前者多形容“终端、尽头,终止的状态”,而后者有形容“界限、限度和极限”之意。Limit of Heat很容易让英语母语人士造成误解,将处暑理解为炎热的极值,最热的那一天。鉴于此,他更倾向于用End of Heat来翻译“处暑”。
第五,古人多以“降霜”或“陨霜”来描述霜之降临。然而,科学事实是“霜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英文中的霜也不是下降的,是到来,曾泰元剔除了传统英译中以descent对霜降中“降”的对应,建议将霜降译为“Coming of Frost”。
曾泰元指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译似乎一直都还处于调整的阶段,译无定法。综观世界范围内的地域特色文化英译,音译是普遍的翻译策略,但音译的译名在异域文化里的可接受性需要文化实力的积累和一定时间的等待。另一方面,即便未来节气的音译译名成为正式的英语单词,依旧需要对它们提供解释,因此,对二十四节气意译的斟酌推敲是一条不可绕过的必经之路。
耿云冬博士对讲座做了总结和点评,并鼓励大家学习曾泰元研译二十四节气的治学方法:首先,利用古代文献典籍来追溯二十四节气的源头和内涵;然后,比较近现代不同节气英译版本,探究二十四节气译名的差异及背后的原因,最后,立足当下语境,基于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二十四节气的推荐译名。
整场讲座学术氛围浓厚,曾泰元引经据典,学识渊博,为线上和线下的听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大餐”。在互动问答环节,曾泰元细致解答了听众提出的“话语互动视角下的二十四节气跨文化传播”、“二十四节气的多模态翻译与传播”、“二十四节气英译的多元标准协调”、“‘十二生肖’如何英译”等问题。整场讲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得益彰,让听众受益匪浅。
【专家简介】曾泰元,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语言学博士,目前担任上海杉达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兼任国家语委汉语辞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商务印书馆《英语世界》杂志编委等,长期致力于汉源词研究,从词源学视角撰写、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文化概念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文章,在该领域造诣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