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寻目标:郑嘉澍的“外语+商业”之路
“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和体验。”初入大学时,郑嘉澍和许多大一新生一样,对未来充满好奇。外国语学院聚焦“英语+”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成立了首届“英法创新实验班”。出于对语言的热爱,郑嘉澍报名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成为首届“英法班”的一员。
大学期间,郑嘉澍对目标定位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他踏入音乐天地,用旋律感知艺术;钻研摄影技术,用镜头捕捉世界;涉足自媒体行业,借网络展现自我。然而,尽管尝试了许多领域,他的目标依然模糊。
几个关键契机激发了他对商业的浓厚兴趣。学校为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成立了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班。在国际组织实训营中,他见识了商业的魅力;在《全球合作模式中的创新与创业》、《整合营销传播》等国际课程中,小米、苹果的商业案例让他眼前一亮。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外语+商业”之路。“如果你还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那就大胆去尝试。只有亲身经历后,你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并在不断摸索中找到目标。”郑嘉澍总结道。
咖啡香中见世界:从“花见”到“E+生涯咖啡屋”
确定目标后,郑嘉澍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创业。起初,他和英法班的几位同学创办了“花见”项目,依托线上平台售卖鲜花。然而,线上鲜花市场竞争激烈,项目进展并不顺利。在辅导员郭强老师的建议下,他转向了“咖啡”赛道,利用学院东大厅的吧台,创建了“E+生涯咖啡屋”。“一方面,我不愿轻易放弃‘外语+商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经过调研,咖啡在校内市场的需求很高。”郑嘉澍解释道。
为了做好充分准备,他专门考取了星巴克咖啡学院证书,并将所学用于产品研发。通过观察竞品市场,他精心打磨配方,不断调试咖啡豆品种,直至收获客户好评后才将产品上架。
“学院和老师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郑嘉澍感激地说道。学院不仅提供了场地,还出资进行翻新;老师们经常将会议订单交给他们,并给予宝贵的经营建议。此外,郑嘉澍非常注重用户社群运营和品牌知名度提升。在第二十二届“校长杯”大学生英语竞赛中,他抓住商机,制作了“校长杯”联名周边,获得了其他学院的大力支持。他策划的“谁是运气王”免单活动也取得了超乎预期的积极反响。
截至目前,E+生涯咖啡屋已拥有150多名忠实客户,小红书“华农咖啡”相关搜索排名第一,总成交额达18000元。郑嘉澍本人还接受了长江日报的采访。谈及这段创业经历,他表示:“这不仅极大地锻炼了我的时间管理与应变能力,还强化了我的商业思维,坚定了‘外语+商业’这一道路。不管结果如何,这段经历都是非常亮眼的。面试官看到的是一个敢想敢做、永不气馁的人。”
轻装赴山海:迈向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
转眼到了大四,未来向何处探索?秉持着对商业的热爱与追求,郑嘉澍将目标定在了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ESSEC)。谈及选择这所院校的原因,他表示:“英法创新班非常重视国际化培养,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许多具有国际视野的活动和课程;同时,我有很好的英语和法语的基础,在学习双语的过程中,我对法国的社会文化、市场运作等产生了浓厚兴趣。”
通往顶尖学府的道路充满挑战。为了对标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的人才培养要求,郑嘉澍将重心放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上。他选修商业课程,补充商业知识;关注时政新闻,增强商业洞察力;练习口语表达,全力备考雅思和研究生管理科学入学考试。“申请者需要向面试官展示全面、立体的形象。若只强调纸面数据,个人形象就会显得单薄。”为了丰富实习经历,他曾多次向公司投递简历,并成功获得了实习机会。在这场备考的马拉松中,他展现了非凡的决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梦想拼搏的执着。
“我相信未来的商业机会将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郑嘉澍计划学业完成后回国,继续追寻自己的商业梦想。
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简介:
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ESSEC)成立于1907年,是法国顶级商学院,全球少数获得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和国际MBA协会(AMBA)三大认证的“三皇冠”商学院之一。其全球工商管理学士在法国排名第一,管理学硕士、金融学硕士等课程全球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