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语智汇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和四川外国语大学等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语智汇杯”全国大学生国际商务谈判大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43支队伍参与,经过区域赛的激烈角逐,共有40支优秀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并最终选拔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

参赛选手与指导老师合照
我院选手在此次比赛中表现出色。蛋仔派队(韦钦文、刘卓舟、陈玉坤、陈文静)、无限进步队(鲁静遥、李玉舒、王熙杰、杨圆圆)、旺仔小分队(魏怡曼、刘瑞胜、王雨微、陈灏)三支队伍一路高歌猛进,在区域赛中荣获一等奖,后在全国赛的小组对局中分列各组第一,最终齐获全国二等奖。与此同时,队员刘卓舟、李玉舒、魏怡曼、韦钦文凭借其出色表现,荣膺单项奖“商谈精英”称号。

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师生协同备战的辛勤努力。在区域赛阶段,范琼老师与华满元老师全程指导三支队伍撰写谈判策划书,从框架搭建、逻辑梳理到语言润色、格式规范,两位老师一一审阅修改,帮助同学们精准把握案例要点、厘清谈判逻辑,引导团队将理论知识与实战策略深度融合。进入全国总决赛备赛阶段后,范琼老师与秦军老师组织了高效的模拟训练,通过多轮小组合练与观众互评,带领参赛队员反复演练,开展了贯穿开场陈述、议题交锋、僵局突破及终局收尾等环节的全流程模拟训练。每次合练结束后,老师们均会进行复盘点评,针对话术、策略和英语表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有效提升了队员谈判流程的熟悉度、对手策略的预判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与此同时,参赛队员们也展现出高度的团队精神,主动协调课余时间开展小组讨论、分工协作搜集行业数据、多维度分析企业财报、电池技术趋势及竞品合作模式等,并反复推敲英文话术表达,优化谈判节奏。

赛后,指导老师范琼在回顾整个备赛历程时说:“相较于去年‘初探赛道’的摸索,今年我们对备赛的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她指出,个人能力是商务谈判的点睛之笔,团队协作更贴近真实情境、更符合大赛主旨。因此,今年的训练中,指导团队着重强化队员之间的互补与合作,力求形成无缝衔接的配合。“看到同学们在高压的多轮赛制中能够相互支持、默契补位,最终沉稳发挥,这是比奖项更令人欣慰的成果。”范老师难掩喜悦地说道。
正是这种“师生同心、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院代表队在全国舞台上沉着应战、从容发挥,彰显了商英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卓越的实践能力。未来,我院将继续以高水平学科竞赛为抓手,深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育人机制,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