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公共外语教学部全体教师在人文楼M327会议室开展“开学第一课”研讨。会议由公共外语教学部主任王菲主持。
会上,王菲首先领学了《外国语学院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办法》,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关键,高校教师应严格遵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积极奉献社会。接着,她谈到开展“开学第一课”研讨的重要性,教师应在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智慧教学工具运用等方面深入思考如何提高开学第一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随后,公共外语教学部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培养目标和侧重点,对开学第一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发言。公外第一教研室的教师围绕2019级大二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命担当、知识提升等发言。章明老师分享了长江雨课堂的使用体验,建议充分利用大学英语系列慕课和WE Learn在线课程资源,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李敏锐老师建议教师与学生分享疫情期间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建立稳定、安全的学习氛围,同时将“课程思政”贯穿其中,引导学生如何脚踏实地,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卢健老师谈到第一课中的“课程思政”设计,从广义上讲教书育人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真”“善”“美”的内容都应属于“课程思政”的范畴,教师们要意识到“课程思政”的“粘附性”,巧妙将思政元素和专业内容结合,达到育人细无声的效果。胡素芬老师为代表的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团队在准备开学第一课的过程中,秉持外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和讲“好中国故事”,所以在第一课中通过介绍科学家的学术经历、我校的学术成就等唤起学生强烈的科学责任感,通过学术英语的教学培养学生深厚的学术涵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怕吃苦的科学精神。
接着,研究生教研室的老师们就已开展了三周的预习任务下达和检查做了介绍。副主任朱茜介绍了老师们提前谋划开学第一课,从8月底就开始布置学生预习任务。龚献静老师引用Nature期刊上介绍华农的文章,给学生营造学术氛围,勉励学生在“后疫情时代”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刘珍老师介绍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如何把课程目标和思政目标融合起来,让学生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对学术做好准备,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开展小组工作。陈静老师讲到开学第一课应当立规矩,同时要考虑到研究生新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中断情况,思考如何将英语学习贯穿学生的学业全过程。
公外第二教研室的刘丽亚老师分享了2020级新生导学课件设计思路。她认为导学课的讲授应该是语言和内容的融合,要帮助大一新生认识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同时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导学中,鼓励学生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在教师们热烈讨论结束后,本科生院肖湘平处长和学院副院长秦发兰进行总结发言。肖湘平高度肯定了外国语学院在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上取得的成绩,指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理念值得其他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借鉴。她强调高校教师要从“教”转为“育”,注重从知识传授转变到价值塑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体系融合、知识融合,将学生熔炼成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肖湘平处长同时介绍了南京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做法,为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落地落实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秦发兰强调了大学公外新生第一堂外语课程的重要性,建议讲好疫情防控故事,上好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第一课;有效增强学生华农人身份认同,上好爱校荣校英语第一课;清晰定位大学英语教学理念、育人目标、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英语学习HANDOUT,上好大学英语导学第一课,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换、目标转换。她要求通过分级考试开展全面的学情分析,从而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考核,希望老师们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同时给予学生高度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