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至13日,亚洲辞书学会第十八届国际大会(AsiaLex 2025)在复旦大学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单位联合支持,以“人工智能时代的传统与创新”(Traditionality and Creativity in the Era of AI)为会议主题。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辞书学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围绕词典编纂、术语研究、双语词典、学习者词典、数字出版、人工智能辅助编纂六大平行论坛主题,就词典用户行为分析、语料库技术应用、文化词条编译处理、词典教学法创新、词典与翻译技术深度融合等具体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我院讲座教授Sven Tarp、副教授耿云冬、副教授徐贝贝、23级学硕申洋和24级学硕王统应邀与会,并在小组论坛中作学术报告。

在大会分组论坛环节,Sven Tarp教授以“Lexicography in the AI Age: Turning Grammar on its Feet to Meet User Needs at Source”为题,系统阐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推动词典产品的根本性变革。该研究提出了突破传统以词条为中心的编纂模式,开发了创新型AI驱动写作助手项目。该项目通过“AI chatbot + human lexicographers”的词典数据编纂模式,为二语学习者提供分层式语法错误辅助:针对用户的语法错误提供简短注释(short note)和修改建议,同时用户可自行点击查看更加详细的注释(long note),以此获得更为全面的语法规则解释。研究运用黑格尔“普遍性、特殊性和个体性”(the universal, the particular and the individual)哲学概念,深入阐释了简短注释如何在学习者个人错误与大篇幅的语法注释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实现从附带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到有意学习(intentional learning)的转化,为AI时代词典学理论创新与智能化语言学习支持系统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耿云冬以“Towards a Tripartite Media-Converged Lexicographical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Entries of Twenty-Four Solar Terms”为题(合作者:22级学硕杜佳、徐贝贝),向国际学界展示其带领团队在文化特色词汇数字化传播领域的最新前沿成果。报告首先深入剖析传统学习词典处理文化限定词汇单位(Culture-specific Lexical Units, CSUs)时的局限性,指出现有词典普遍存在过度依赖语言单模态、缺乏多模态知识系统整合等问题,主张构建适应数字时代文化传播需求的融媒体学习词典学(media-converged learner lexicography)创新范式,提出包含“知识组织图式”(Knowledge Organization Schema)、“融媒体呈现模型”(Media-Converged Presentation Model)、“智能查询系统”(Intelligent Consultation System)三大核心要素的三元框架,重点从基础信息与扩展信息的有机整合、多模态内容的策略性配置、智能化查询路径的优化设计等方面,深入阐释文化词汇单位在数字环境下的编纂新理念,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化传播、促进不同文明间理解与对话提供重要且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引发与会专家学者对融媒体词典学未来发展前景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
申洋以“A Study on Vertical Domain Adaptability Assessment: Evaluat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Capabilities in English-Chinese Bilingualized Dictionaries”为主题,基于自主构建的词典专项评测数据集,采用系统化评估框架对九个主流大语言模型的综合性能展开分析。面向基础性任务(核心义项识别)、专业化任务(基础条目编译)和高难度任务(文化条目编译与百科条目编译),运用0-shot与5-shot两种评测模式,结合Accuracy、BLEU、CHRF及语义相似度等多维指标开展量化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文化条目编译构成当前核心技术瓶颈,模型普遍存在文化语境把握能力不足的问题,且倾向于将文化特色概念“通用化”处理;现阶段大型语言模型更多承担“信息组织者”而非“专业加工者”的角色,该研究为当前大型语言模型在词典编纂领域的应用边界提供了客观且清晰的评价与发展指导。
王统以“Optimizing Dictionary Apps for L2 Development: A Process-Oriented Study of Eudic-Assisted Translation for Chinese EFL Learners”为题,通过多元化数据收集方法,深入分析40名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欧路词典完成双语翻译任务(中→英、英→中)的过程。作为国内多词库聚合类词典App的代表之一,欧路词典以支持导入外部词典包的功能特点著称。研究对参与者的词典使用行为进行系统性过程分析与阐述,归纳出中国EFL学习者在多词库聚合类词典App中的不同使用模式;同时,对访谈转录数据开展递归式主题分析(Thematic Analysis),通过独立探索性编码、比较验证等非线性分析方法,揭示参与者对词库数量、词典界面设计的差异化态度,最终在App界面设计、词典数据优化及面向用户的词典教育等维度,为词典应用程序在二语产出过程中的优化提供实证数据与发展建议。
本次国际大会学术氛围浓厚、交流深入热烈,为全球辞书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期间,我院师生分别汇报各自最新学术进展,充分展现我院在数字辞书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果,赢得与会国际同仁的广泛关注与积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