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上午,我院2026年高水平项目申报辅导第2场活动如期举行。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陈靓教授应邀到访我院,在人文楼附楼A109会议室作了题为《区域国别视域下国社科申报的选题拓展》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辅导。辅导会由副院长耿云冬主持。

报告伊始,陈靓系统梳理了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选题的总体特征,高度政策导向与问题驱动,紧贴国家战略与现实政策挑战,明显偏向解决“可操作”的国家、产业及外交问题。
随后,基于2024年和2025年获批立项的国社科区域国别研究选题,陈靓依次从语言学、文学、比较文学、翻译等具体视角,通过丰富案例展示了多学科视角的区域国别研究选题创新,并特别介绍了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区域文化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立项课题,为我院教师提供了前沿的选题参考。
关于外语学科的拓展方向,陈靓提出四条创新路径。一是将语言或话语分析嵌入政策与技术议题,结合传播学与批判话语分析研究“技术遏制话语”、“数字主权话语构建”如何影响国际谈判与公众认知。二是将翻译与术语治理作为研究方向,可依托“国际数据治理”、“FTA数字贸易规则”等议题,开展数字规则、贸易条款、法律文本的“双语/多语术语统一”与“语义对接”研究,支持国家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软实力建设。三是开展跨文化沟通与公共外交研究,在“叙事联盟”、“全球南方话语”等议题上,外语学科可以研究面向不同受众的传播策略与文本。四是推动语料库与计算方法的结合,建立面向“政策话语/媒体叙事/法律文本”的多语语料库,开展自动化话语挖掘、网络话语演化追踪的分析研究。
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就区域国别研究的跨学科选题及我院相关学科建设等问题,与陈靓展开了深入讨论。耿云冬总结指出,本次报告不仅系统梳理了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最新动向,还为我院外语学科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开拓创新提供了具体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次报告增强了我院教师对国家社科基金申报趋势的把握,拓展了教师的跨学科研究思路,将有力推动我院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专家简介】陈靓,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兼英文系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区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外文论比较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国际易卜生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汉堡大学及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问学者。兼任《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CSSCI)副主编。研究领域:北欧文学、美国本土裔文学和区域国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