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陈开举教授莅临我院阐释翻译哲学何以可能
作者:余雪聪编辑:张亚男审核:覃江华时间:2023-12-01点击:

11月30日早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开举教授做客我院,以“翻译哲学何以可能?”为题作报告。外国语学院院长覃江华教授主持讲座,我院师生线上线下积极参会。



陈开举教授首先介绍了从翻译研究到翻译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20世纪中期以来,翻译学广泛引入语言学、文化研究、阐释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学科化发展。翻译哲学研究也陆续被学者关注,并在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兴起的知识翻译学,补全了翻译之语言(形式)-知识(内容)-翻译(过程)核心要素中的一环,并且从总体论的高度对翻译有了一个全面的观照。陈教授指出,翻译学研究发展到知识翻译学标志着翻译学的成熟,为翻译哲学研究的提出做好了理论准备。

陈开举教授接着阐述了翻译哲学的理论渊源,从语言、文化/知识、阐释/翻译过程三个方面系统介绍其相应的哲学研究范式:语言哲学、文化哲学和哲学阐释学。陈教授从自身研究方向出发,在结合生活中的常见案例阐释各分支学派重要研究范式的同时,提出了不少独出心裁的个人思考与“金句”。例如,语言哲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打破了交际学、社会学等学科界限,但还可继续深挖,思考这其中符号学与符号工具对我们理解世界的启发意义;“文化是有智慧干预的生活”,当代文化研究研究的是文化背后的权力分配,尤其是权力的滥用问题;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在阐释的意义方面截然不同,自然科学通过说明达成共识,而人文科学通过解释寻求共鸣。在谈到知识翻译学时,陈教授还特别指出知识的局限性,以及阐释如何弥补或救赎其局限性。他以日常交际为例,指出阐释的意义在于视域融合,交际中阐释能使交际双方共享的语境扩大,从而实现更自由、更顺畅的交流。

陈开举教授最后对翻译哲学的定义、论域、论题与方法展开了论述。他指出,翻译哲学是关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总体的一般性研究,属于学科哲学。学科哲学的提出是该学科系统化建构成熟的重要标志。翻译哲学解决怎么看翻译理论的问题,其研究方法与普通哲学研究一致,主要针对翻译理论中总体性、一般性、本质性问题展开演绎、归纳和顿悟式的思辨,其研究成果反过来也能为相关学科哲学和普通哲学提供参考和支持。

讲座接近尾声,参会师生深度思考陈教授分享的内容,耿云冬副教授就今后翻译研究的开展方向与陈教授热烈探讨,余秋瑶同学运用讲座中提到的“球形视角”就研究生学习方法积极提问,得到了陈教授的细致解答。讲座最后,覃江华教授代表学院向陈开举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高度赞扬陈教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哲理阐述,并针对参会同学的提问,指出生活中处处皆学问、皆哲学,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勇于提问,不断进行学术积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