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教育教学

Education

教育教学

秦发兰受邀分享数智化公共外语教学经验 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供新路径
作者:徐贝贝编辑:张亚男审核:秦发兰时间:2025-04-14点击:

4月11日至13日,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大学英语研究分会、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高校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学术会议”在杭州举行。我院副院长秦发兰受邀参会,并作题为《数智赋能“四新”大学英语教学 助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专题报告,从实践探索与战略规划角度为高校外语教育改革贡献智慧。



秦发兰以华中农业大学历史沿革和办学特色为切入点,介绍了我校立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她指出,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建设交互式在线资源平台、引入AI教学系统等举措,构建起富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力、实践创新力、数智创造力、全球胜任力(国际传播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院师生在跨文化能力、学术英语及讲好中国故事等领域成果丰硕,学生国际传播能力显著提升。

报告特别聚焦AI技术赋能教学的核心突破。秦发兰介绍,学院通过大语言模型、智能测评平台及在线写作系统,实现教学资源精准匹配与学习全过程管理。例如,农科英语语料库支持下的学术写作训练,帮助学生高效掌握学科高频术语。她强调,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提升教学效率,更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模式转型。

针对数智化教学未来发展,秦发兰提出“教师-学生-人工智能协同”的辩证思考。她援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化的论述,强调技术革新中需坚守语言教育本质:“既要善用AI突破传统教学边界,也需防范技术依赖风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服务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家战略的核心目标。”这一观点引发与会专家共鸣,认为其为专业类高校外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可复制的“农科范式”。



本次会议汇聚教育部、中国外文局及全国百余所高校代表,围绕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开研讨。秦发兰的报告以扎实的实践案例和前瞻性视野,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服务国家国际传播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