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林肯大学联合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学生综合服务楼105室联合举办教师工作坊,聚焦AI技术赋能英语语言教育教学。工作坊由新西兰林肯大学Daryl Streat教授主讲,外国语学院20余名教师参加,共同探讨AI在语言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
工作坊伊始,Daryl Streat教授以自身教学实践为例,现场演示了ChatGPT在教学准备中的高效应用。他利用该工具在5分钟内生成了一份3小时AI教师教学培训方案,包括教学计划、PPT讲义、教案设计及课堂任务等教学材料。他指出:“传统备课需耗时数小时,而AI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初稿。” 这一对比凸显了AI在提升备课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使教师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创新教育教学设计。

Streat教授指出,以ChatGPT和Grammarly为代表的AI工具正在重塑语言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Consensus获取学术资源,利用Quillbot进行文本优化,借助Grammarly实现语法纠错和拼写检查,从而提升语言的准确性。为了引导正确使用 AI,Streat教授向老师们展示了CREATE框架,指导他们如何向大语言模型提出有效需求。该框架包含明确角色(Clarify)、细化请求(Request)、提供示例(Example)、调整输出(Adjust)以及验证效果(Test)五个步骤,帮助用户获取更符合期望的输出结果。
在研讨中,老师们一致认为,AI为学生创造了多维练习与反馈机会,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定制学习内容和进度,进而实现个性化学习。不过,艾蓉老师也表达了担忧。她指出,目前多数学生使用AI仍停留在浅层,仅仅借助AI来搜索信息、完成作业。在高质量指令生成、信息分析归纳总结等方面仍显不足,难以真正发挥AI的强大作用。此外,AI提供的信息缺乏人文性和可信度,存在伦理和价值风险,会限制思维发展,还可导致学生产生错误认识甚至形成偏见。尽管部分大学已采用检测工具来核查学生是否直接将AI生成的内容当作自己的成果,但目前这类工具的可靠性还有待提高。
经过深入讨论,教师们对AI在英语语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大家一致表示,要全面深入学习AI技能,通过运用AI技术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课堂组织模式,持续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