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晚,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三级教授,翻译学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任东升教授做客第263期“外语论坛•专家论道”,畅谈“科研团队建设与课题申报”。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张瑞嵘副教授主持。
任东升首先介绍了外国语言文学的五大学科方向以及外语类研究的三种主要类型。翻译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国别与区域研究、外国文学以及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等学科方向共同构成了外国语言文学的丰富体系,而2024年新增的外语教育学则为这一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外语类研究的三种主要类型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其中,基础理论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石,而应用研究则更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对策研究则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关键。
在谈到科研团队建设时,任东升提出“师生一体——学术共同体下的多元化师生角色”模型。在学术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相互合作、共同成长的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而学生则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知识的学习者和学术的探究者。这一模型为科研团队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他指出,一个优秀科研团队的建设需要带头人角色的引领、骨干成员的协同、传统优势的发挥、专题研讨会的开展、科研平台和友好期刊的使用等团队内外因素的充分融合。
在课题申报方面,任东升结合自己丰富的申报经验,详细讲解了课题级别的划分和学术研究的三层级:描写性、解析性和构建性研究。 任东升谈到,一个好的选题应该充分挖掘与描写现象、事件,多视角、多维度地解释与分析原因、原理,最终实现理论建构的哲学高度。任东升还结合具体的案例分享了课题选题的凝练过程、课题申报书的具体规范,课题研究的具体流程、内容和方法以及“人事物言”的研究思路。这些案例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也为开展好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方法和创新思路。
讲座最后,针对师生们提出的关于科研团队建设、课题申报、学习深造等方面的疑问,任东升给予了详细解答。基于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任东升鼓励师生们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积极汲取国外先进知识和理念,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优势,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专家简介】任东升,博士,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三级教授,翻译学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沙博理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研究基地主任。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外文局委托重大项目及全国翻译教指委、军队课题5项。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套2册。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