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语言支持中心于2024年秋季学期正式成立。旨在为全校学生打造一个以语言为基础、以学生多元和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学习支持平台,提升英语综合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胜任力,使其在学术研究、求职竞争及国际交流中从容应对、展现风采。
点面结合,响应多元需求
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与个人发展目标,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以确保每位同学在合适的时间获得匹配的教师指导。除了“一对一”深度辅导,中心还推出了点面结合的系列专题讲座,构建了立体化的支持体系。自2024-2025学年度以来,语言支持中心已为全校所有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化一对一辅导,累计179人次,覆盖本科、硕士及博士各学段(表1),学生需求多元且个性化,共性需求聚焦于高阶能力辅导(表2)。本学年围绕学生需求,精心打造主题讲座,内容涵盖雅思备考全攻略、学术论文写作、留学生活分享及中西文化赏析,参与学生超过600人次。语言支持中心点面结合式的学习支持活动,充分体现了公共外语教育在为学生成长服务、为“四新”和“双一流”建设服务。


学习支持成效初显,助力全面成长
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成长。最新数据显示,我校语言支持中心的预约次数已突破200次,其中“口语提升”“学术写作”“竞赛演讲”成为学生们最需求的项目,表明同学们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升最为迫切。在日常学术探索、科研论文撰写、国际交流、求职面试等多种实际应用场景中,一旦遇到语言表达等困难,同学们可向中心寻求帮助,获得及时、专业和个性化的支持,从而更加从容、自信地应对各类挑战。

参与讲座的学生与老师合影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高恒同学在雅思口语备考过程中,最初面临表达逻辑混乱、词汇单一和临场紧张等多重挑战。经过中心4次一对一针对性辅导,教师重点帮助他优化答题结构,强化逻辑连接词的使用,并模拟真实考场进行高强度练习。最终,他的口语成绩显著提升,从5.5分进步至7分。高恒特别提到:“老师不仅教我如何组织观点,还指导我调整考试心态,现在我能更流利、有条理地应答,甚至考场上也更为自信。”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闫思豫与动科动医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王毓麟在准备英语演讲比赛期间,对演讲稿结构、用词准确性和英语表达习惯存在诸多疑问。辅导过程中,老师逐句审阅稿件,从逻辑衔接、句式多样性到英语母语者的表达习惯均做出细致调整,并聚焦演讲实战技巧,通过场景模拟,对方位站姿、眼神交流、手势运用及语音语调的起伏控制进行系统训练。此外,老师还分享了缓解紧张情绪、增强舞台表现力的实用策略,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比赛,也对未来学术汇报与职业发展具有长远价值。两位同学表示:“此次辅导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演讲水平,更增强了在公众场合自信表达的能力,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体验。”
园艺林学学院风景园林学2022级博士研究生潘显杰与师妹2022级硕士生杨旻学在准备联系国外导师的过程中,对学术简历与研究计划的撰写感到困惑。语言支持中心教师从学术写作规范与国际评审角度出发,帮助其重构内容框架,突出研究亮点与学术贡献,并精准修正了语法与表达方式,使文案在学术性和语言层面均达到较高水平。如今,他们都已获得国外导师的邀请函,迈出了留学深造的重要一步。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叶翰辰同学在备战托福考试过程中,重点接受了口语和写作部分的系统性训练。教师通过模拟题型训练、实时打断与修正、个性化反馈等方式,帮助他显著提升了学术场景下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反应速度。他表示:“老师的辅导科学而有针对性,我不再依赖模板和背记,而是学会如何用英语进行有效思考和表达,最终考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师生在语言支持中心打磨作品
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中心服务切实回应学生在升学、竞赛、国际交流中的实际需求。通过积极的反馈与成果汇报,学生在分享与交流中收获了多重赋能,促进了良性学习环境的形成。中心还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聚力师资建设,拓展全球视野
学习支持的背后,是一支不断追求卓越的教师团队。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积极寻求变革,与华农林肯学院学术英语教学团队成立了联合教学工作坊。自2024年8月以来,双方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倍阅书店、林肯学院会议室等地举行了一系列教研活动,通过共享教学资源与经验,有效促进了教学内容、方法与国际标准的对接。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公共外语教育的创新与改革,也为打造一支具有全球视野的师资团队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共外语教学部与华农林肯学院研讨学术英语教学
语言支持中心的成立与成功实践是我校主动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重要措施,充分体现了“学生中心”的办学初心,标志着我校公共外语教育从“应试主导”向“价值引领、能力赋能”的成功转型。未来,中心将继续优化服务流程,为培养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贡献更大力量。